据中国网消息,当全球都在关注美国大选以及特朗普之际,欧盟机构的下一届执政团队也将随着正在开展的欧洲议会听证会与相关审议逐步组建起来。近期,欧洲议会举办听证会,对欧盟委员会主席提名的26名欧委会候任委员逐一进行审议。爱沙尼亚前总理卡娅·卡拉斯已获提名成为新一任欧盟外交政策与安全事务高级代表,其将在任期五年内接替博雷利。近日,卡拉斯在出席欧洲议会听证会时宣称,要让中国因“支持俄罗斯”而付出“更大代价”,甚至还发出对华制裁的威胁。
在俄乌冲突一事上,中方已经多次表明“劝和促谈”的立场。然而近期,美西方却在毫无证据的情况下,屡屡宣称中国对俄罗斯进行军事援助,企图把中国卷入其中。之前,欧盟候任外长卡拉斯、立陶宛外长兰茨贝尔吉斯以及德国外长贝尔伯克等人率先发难,妄称要让中国“付出代价”。当七国集团(G7)和欧盟谋划对中国进行制裁的时候,作为乌克兰盟友的美西方国家,正忙于找寻打击俄罗斯的有效办法。
路透社之前指出,俄乌冲突已持续了超1000天,正处于动荡阶段。当下,俄罗斯掌控着乌克兰近五分之一的领土。
展开剩余69%值得注意的是,预计欧盟此次仍不会实施“国家级制裁”,而只是针对个别企业进行制裁。在特朗普即将上台之时,欧盟此举意在表忠心。他们以制裁中国企业来制造虚假共识,对外宣称是打击“涉俄违规”以维护欧洲安全秩序,对内则掩盖自身经济政策的无力以及产业面临的困境,并且以“统一对外”的名义来讨美国的欢心。欧盟大部分国家依赖美国提供军事安全保障,急切盼望冲突能在美国的主导下延续或者接受这种状态以获取地缘政治红利,于是中国就成了他们的“敲门砖”。
尽管美国与欧洲出台了诸多针对俄罗斯的制裁举措,然而它们仍然与俄罗斯维持着经贸往来。有数据表明,西方国家为俄罗斯提供了73%的军民两用商品以及90%的微电子产品,美国驻欧安组织的凯瑟琳甚至亲口承认了这一情况。这意味着,在所谓“援俄”问题上,美国和欧洲始终奉行双重标准,甚至通过对华栽赃抹黑的手段,来制裁和打压中国企业。欧盟和北约国家将制裁中国描绘成对抗俄罗斯行动的一部分,实际上不过是妄图把中国当作筹码,进而捆绑美国、拉拢美国。
特朗普还在欧洲国家的政党中拉拢民粹派势力。特朗普持保守主义与民族主义理念,重点关注本土就业、移民管控等事务,这与欧洲部分右翼民粹政党形成呼应。近年来,欧盟内部疑欧情绪高涨、民粹势力兴起,法国、德国等国的传统大党受到冲击,新兴政治力量对特朗普“强化主权、顾及本国”的理念多有认同。在政治精英层面,就国际组织改革、多边协议重塑等话题而言,美国和欧洲存在合作空间。特朗普上台后主张驱逐难民、制定保护主义贸易协定细则,这契合许多欧盟政客的想法,因此特朗普在欧洲仍有较大的支持基础。
在此情形下,有必要指出,特朗普首个任期内始终逼迫欧洲购买美国天然气,甚至为达目的而强买强卖。在签署与能源无关的合作协议时,也要附加条款规定对方购买美国天然气的数量。拜登一番操作之后,欧洲和俄罗斯形成敌对关系。美国2021年出口至欧洲的天然气仅为220亿立方米,到了2023年却增长至近1000亿立方米。倘若特朗普再次上台,将进一步向欧洲倾销高价能源。欧盟已开始向中国表达友好态度,主动派人到中国谈判,并且已经取得显著进展,即将就加税问题达成协议。
数据表明,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是欧盟,而在造成美国贸易逆差方面,欧盟仅次于中国,位列第二。这一情况显然与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相冲突。在此种背景下,欧盟若要持续发展,必然不会完全与中国交恶。欧盟夹在中美这两个大国之间,这恰恰是双方谈判进程加速的一个重要因素。若欧盟能够认清形势,尽早同中方达成正式协议,那么双方在各个领域的合作都有希望进一步发展,这对担忧特朗普举措的欧盟国家来说,无疑是一项关键保障。
发布于:江苏省下一篇:必看!美银罗列未来五年十大投资主题 这些风口不容错过